close

第一天我們從海拔1100公尺的東埔,沿著八通關古道走14.5公里,

才會抵達海拔2600公尺的觀高工作站,也就是我們晚上的窩。

 

早上7點, 我們從東埔出發,轉過幾處農田,踏上八通關古道。

一走入八通關古道,這條歷史上有著顯著地位的古道,

就讓我震攝於清朝人與日本人「人定勝天」、鑿石闢路的精神,

在石壁上鑿出供人通行的空間,留下明顯的人工鑿痕。

004.JPG 

003.JPG 

但是,大自然的力量畢竟不容小覷,

古道屈服於大自然力量,已柔腸寸斷,好幾處坍方成斷崖。

崖上細細的小徑,多是小小的碎石頭,

當我們魚貫通過時,耳邊傳來小石子悉悉滾落崖谷的聲音。

IMG_2943.JPG 

即使是反覆修復後的便橋棧道,也是岌岌可危,看起來十分不牢靠!

008.JPG 

經過有名的「父子斷崖」時,低著頭專心走路,沒有太大的感覺;

回頭看,卻覺得斷崖上巨大的岩石,彷彿隨時都要接受地心引力的呼喚了!

002.JPG 

斷崖旁,通常會有漂亮的瀑布!

過了父子斷崖,迎接我們的就是「雲龍瀑布」!

雲龍瀑布從山頭奔騰而下,中間被一座小小的橋分截為二,

遠遠看過去,像在山壁間眷戀不去的兩條白龍!

005.JPG  

從雲龍瀑布遠眺山谷的盡頭,就是八通關山(最遠的山頭,左邊圓頂那座),我們的目標了。

001.JPG

經過樂樂山屋後,迎接著我們的是「乙女瀑布」。

006.JPG 

這是日據時代為她的秀氣命名的,「乙女」的意思是「少女」。

在乙女瀑布前,照不出瀑布的全貌,倒是乙女鐵橋很炫,可以用嘻哈少女來形容~

007.JPG 

因為靜芬和苑玲怕過斷崖,所以我們的隊伍愈拖愈長,愈走愈慢,

抵達「對關」時,已經下午兩點了。

「對關」也曾有駐在所,而今早已被荒草淹沒,

在這一片不太自然的草叢間,隱隱約約猜測是當初留下的遺跡。

009.JPG 

擔心天黑還無法抵達觀高工作站,大夥兒在對關最後一次集體大喘氣後,調動了裝備,

明忠、旺哥、淑真和我帶著晚餐,加快腳步、馬不停蹄的先往觀高工作站前進。

010.JPG 

從對觀到觀高這段路,我在「不需要喘氣」的旺哥和明忠後面苦苦追趕,

加上從早上7點半到下午4點的重裝,第一次重裝走這麼久,大背包愈背愈重!

八通關古道上,沿途每500公尺都有指示牌,

但是在抵達觀高坪的最後700公尺竟然感覺如此遙無止盡!

011.JPG  

好不容易抵達了觀高,左轉下切往觀高工作站。

途中經過觀高坪,這一片平坦之地上,有個直升機停泊地,

日本人曾在興蓋駐在所之地,

因為台灣的玉山,日本人稱為「新高山」,

從觀高坪可以清楚的看到玉山,因而得名。

DSC_5560.JPG

在往下走就是「觀高工作站」,當初林務局興建的,

在伐木期間,車輛可以直達觀高工作站,

現在褪去了伐木工作,觀高工作站變成了旅人們最溫暖的避風港。

從觀高工作站抬頭望,看見八通關山(左邊圓頭山)和八通關西峰(右邊尖頭山),

目標近在眼前,卻一點點興奮感都沒有,只累的想休息了...

013.JPG 

我們卸下了大背包,換上輕裝去水源地取水。

聽山林間的志工說起,水源地附近,有兩隻熊出沒。

果真在前往瀑布途中,我們聽到前面有熊的叫聲,接著後方也傳來熊叫。

走在第一個的我,頓時傻眼,停下腳步。

沒多久,沒再有聲響了...也結束我和熊的第一次空氣接觸!

 

第一次背自己的大背包,以為會增加一甲子功力,

沒想到背包緊扣著髖骨一整天,晚上仍然痛的躺也不是、側臥也不是...

 

第二天淩晨兩點半起床,4點頂著繁星點點,我們就往八通關出發。

這是我第一次走夜路。

我是膽小鬼,怕黑怕鬼!

走在隊伍的中間,緊緊跟在旺哥後面,頭燈也僅僅照著旺哥的腳後跟,不敢東張西望。

 

從觀高到八通關草原,沿途下切高繞幾處坍方,摸黑著走,看不清坍方究竟有多深,倒也不太害怕。

倒是來到八通關大草原時,黑暗間錯過了往八通關山的小徑,

我們走入八通關草原,在偌大的草原間闖盪,

在草原間看到孤單駐立著的兩根石柱,這是日本八通關駐在所的遺址,

兩根石柱是大門口,凹陷的地方,曾嵌著木製的門牌,說明著警備駐在所。

石柱間,隱隱有兩三階的階梯,再往上就是一大片人工痕跡的平地。

021.JPG 

IMG_3073.JPG 

直到六點,天微微的亮了,我們才找回通往八通關的路。

迷途間,我們雖然在八通關草原上耗了兩個小時,卻意外賺到一個遺跡點!

但是,還要趕往八通關山,沒法再停駐,只能匆匆道別。

 022.JPG

進入通往八通關山登山口的林道後,腳底下是厚軟的二葉松地毯,

小徑旁聳立著的是筆直參天的樹木,走來十分舒服。

023.JPG 

在樹叢間,隱隱見到名列三尖之ㄧ的「達芬尖」。

從這角度看過去,山尖入雲霄,不是座輕鬆的山啊!

據說日據時代的鹿野忠雄挑戰達芬尖,也曾鍛羽而歸。

024.JPG 

另一頭,則是玉山南峰(照片上最高的地方)。

在雲層幻化下,這片綠色的草皮,顯得有些奇妙。

025.JPG 

早上七點半,我們抵達了八通關登山口。

027.JPG 

從八通關山登山口開始1.5公里,是超級陡峭的上坡。

029.JPG 

登頂途中仰望八通關山的黑色山頭,猙獰的面孔,危岩險峻,讓我有點點膽怯。

030.JPG 

爬上陵線,陣陣狂風囂張的颳著,我彎低著身子,小心的走。

再上攀幾個岩壁後,終於抵達三角點,我的第10座山頭。

032.JPG 

033.JPG

因為少估了登山的時間,我們不敢多停留,只能一路趕著下山。

但是下山的路太過陡峭,走不快。

抵達八通關草原,我們累坐在地上休息、嗑點心。

對著這片有名的「八通關草原」喘氣,只覺得壯闊,只覺得欣喜,

若是在法國波斯菊盛開的季節,這裡的景色想必會更美吧~

 

回程時,陽光照射下,才看的清楚來時路的驚險!

036.JPG 

035.JPG 

另外,在八通關至觀高坪途中,看到台灣第一大斷崖「金門峒大斷崖」。

金門峒斷崖處於地震帶上,這片斷崖的地質十分脆弱,而且仍然不停止的往源頭崩落。

034.JPG 

回到觀高坪已過中午,輕裝攻頂花了9個小時。

囫圇吞棗吃過午餐後,隨即背上重裝踏上回家的路。

沿途我們不敢多停留,加速衝刺,但是剛過樂樂山屋天已黑了。

天一黑,就是我的死穴!

我膽戰心驚的緊緊跟在小曼和永森後面,

但是一過雲龍瀑布後的ㄧ個斷崖,他們兩個頭也不回的衝了!

我不敢走前面,只站在黑摸摸的斷崖旁等淑真、越峰和明忠過來,

再由淑真幫我打前鋒,我夾在他們中間,一路皮皮挫的跟著…

天已經黑透透了,路好像永遠也走不完的…

晚上近9點,我們終於回到東埔登山口,

一天走了17個小時的山路,然後,還要再當天趕回台北!

唉,從凌晨兩點半到隔天凌晨兩點半,都沒闔眼,真是累斃了!

 

但是八通關山還是特別的!

因為「八通關古道」是一級古蹟中唯一的古道,

可以遠溯清朝開山撫番、日據時代高壓理番,

從堅硬石壁上,鑿出通路,舖設整齊的石階,

在百餘年前,可以拉著砲車、騎著馬,遠迢迢的進入深山裡…

 

八通關的沿途盡是歷史遺跡,斷壁殘垣淹沒在草叢間,

日本人和清朝人在這裡蓋上避風遮雨的宿舍和辦公室,

又因為是個外侵者,外牆加蓋上鐵絲網,擔心原住民的襲擊,

只能每天對著環繞的群山,喝著酒,思念家裡的溫暖…

 

當學生時,我一直不是很喜歡歷史,

但是親自走入歷史的遺跡,卻讓我愛上這條長長的歷史走廊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竿五穎 的頭像
    竿五穎

    ~悠悠閒閒‧我的生活~

    竿五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