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象派重視抓住一瞬間光的感覺,描繪當代生活,
有別於以往學院派的畫風、描繪宮廷人物和聖經神話故事,
但是當時巴黎沙龍展,評審制度仍以學院派為標準。
1874年,一群年輕的畫家不滿沙龍展的審查制度,獨自舉行畫展。
當時,畫展還沒有「印象派」的名稱,只稱作繪畫雕刻無名藝術家畫展,
展出包含莫內、雷諾瓦、畢沙羅、竇加、塞尚的作品,這些在當時都是沒沒無聞的畫家。
但是從4月中旬到5月中旬,為期1個月的展覽,參觀人數只有3500人,
與40萬人參觀的沙龍展(展出時間5月份),有著天壤之別。
展出的結果,更招致意外的惡評與訕笑。
莫內的「印象‧日出」,更是受藝評家大肆批判!
這幅畫是莫內在家鄉「勒哈弗」港口(諾曼第)的一個小旅館畫的。
用紅、黃、藍表現日出的氣氛,
大片的藍灰色是海上霧茫茫,太陽剛升起,冷冽的感覺,
用深淺不一的三艘船舶,形成前後遠近的空間感。
藝評家問莫內:「這幅畫作品名稱是什麼?」
莫內說:「日出。」
藝評家認為這不是畫日出,於是莫內說:「那麼就叫作『印象‧日出』吧。」
於是藝評家譏笑的稱他們為印象派:「這群畫家不是在描繪自然,只是描寫曖昧無意義的印象罷了。」
這群年輕畫家,不但不以為意,也漸漸用印象派稱呼自己的畫風。
這幅畫作,很快的被巴黎富商厄內斯特.荷希德買走,
(附帶一則八卦:這富商的老婆是愛麗絲,也就是莫內的第二任妻子。)
但兩年後破產,畫作隨後轉手,成為莫內的醫生貝里歐博士的收藏品。
後來這位醫生的女兒,將這幅畫贈送給巴黎馬摩坦美術館。
故事到此,還沒結束唷!
1985年早上美術館開館不久,5名蒙面歹徒持槍闖入陳列室中,搶走包含「日出‧印象」等畫作。
5年後「日出‧印象」在科西嘉島被人發現,罪犯也在法國落網。
因為這幅畫名氣太大,始終找不到買主,所以又回到了馬摩坦美術館。
但是現在馬摩坦美術館用防彈玻璃框住這幅畫,並且禁止出境。
這幅畫美麗嗎?
也許他的藝術價值不是很高,但是他在藝術史上的價值,是無庸置疑的。
我喜歡這幅畫嗎?
我很喜歡莫內大部分的作品,他是個繪畫技巧超好的畫家,
很喜歡印象派的畫作,總能從中得到到一些些感覺~
但是對這幅畫,我瞪大了眼,一直沒有感受到太多的感動。
直到這回在教室裡,我瞇起了眼,忽然,有一點點懂了這樣的意境...
另外,莫內也畫了一幅勒哈弗的夜景,和「印象日出」是成對的畫作。
比起「印象日出」,這幅夜景名氣小的多了。
但是,我比較喜歡這幅,瞇起眼睛,彷彿真的見到勒哈佛的燈火在水中搖晃的倒影...
而且,這是莫內罕見的夜景畫作。
莫內曾拿著畫筆許久都沒動靜,
旁人問他為何不作畫,他說是在等待日出的光線。
因為莫內喜歡光影的感覺~